【觀點分享】科學與宗教總是水火不容嗎?其實信仰宗教的科學家可不少

作者 YAP KUO | 發布日期 2019 年 03 月 17 日

當思考到宇宙的疆界遼闊無邊、自然現象的豐富奇妙狀態,以及人類智慧的神祕時,你會想到什麼?是相信這一切就是由物質構成的,因此藉由科學的邏輯推理分析總有一天會揭開這背後所有的「祕密」;還是你相信這些都是由造物主所創造,或至少有一種神聖的力量賦予萬物意義及目的呢?

雖然有一派學說認為宗教和科學完全不相容,但你知道嗎,「大爆炸理論」最早其實是由一位天主教神父喬治‧勒梅特(Georges Lemaître)提出的;遺傳學的奠基人孟德爾(Gregor Johann Mendel)也是天主教聖職人員;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的領導人法蘭西斯‧柯林斯(Francis S. Collins),則在 20 多歲時由一名無神論者轉為虔誠的基督徒。

多數人可能覺得科學家應該較少人信仰宗教,但一項 2009 年的調查顯示,有一半的科學家表示,他們相信有「神」或某種神聖力量的存在。科學和宗教兩者間的衝突與鴻溝很大嗎?以下是 3 位信仰不同宗教的科學家,分享他們如何在科學與宗教間取得平衡。

信奉佛教的免疫學家

安德魯‧哈曼(Andrew Harman)博士在大學畢業後曾經到東南亞旅行,那是他第一次接觸佛教。當他在寮國搭乘一輛長途巴士時,因為沒其他事可做而閱讀了旅遊書籍關於佛教起源的介紹。

他形容當時自己彷彿快沒電的手機接上充電器,有了源源不絕的能量,且電力非常持久!在此之前,他是一個不相信生命具意義的虛無主義者,由於認為死亡代表一切的結束,他甚至覺得自己的生命完全沒有意義。佛教深深吸引他,是因為在佛教的觀念中,宇宙並不需要一個創造宇宙的神,在此之前他從不知道有這個選項。

2009 年時,哈曼博士正式成為一名奉行佛教戒律的佛教徒,如今他已成為一位研究愛滋病及先天免疫疾病的科學家,同時也在擔任研究的機構指導靜坐及禪修。他對於宇宙學也很著迷,且喜愛霍金博士的科普著作《時間簡史:從大爆炸到黑洞》(A Brief History of Time: 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)。他認為,佛教能回答科學無法回答的問題,「科學與學習有關,佛教則教導如何生活」(Science is about learning, Buddhism is about living.)哈曼博士體驗到佛教的精神能使人心受到啟發,感受到一種無條件的愛與內心深處的平靜,而且免於內心的衝突。

他說:「要有這種體驗並不難,只要你誠實地面對自然的真相。至於對於青春、愛人以及財富的奢求,則是痛苦的根源。」「人們總是依戀著那些隨時可能被奪走的事物,但事實的真相是一切都不可能永遠存在,倚靠這些事物而活終將遭受痛苦。」

對他而言,堅信一位創造一切的上帝,對從事科學研究是有衝突的,他也不相信有誰能證明上帝的存在。相反的,他認為佛教與科學兩者的出發點較為相容。因為兩者都主張沒有證據則不可信。佛教主張信仰應該以每個人的經驗為基礎,因此佛教提供了鍛鍊心性(修行)的方法(法門),當信徒體驗到受到啟發的經驗後,他們自然會產生信仰。

哈曼博士發現,信仰佛教能幫助他度過研究過程中所經歷的順境與逆境。不要太執著於自己所提出的理論,反而使自己能理性的面對實驗結果,更加能自我批判,也避免盲目地服膺於現有的科學教條之下。但他認為科學與佛教間仍然存在某些衝突,因為研究基本粒子的科學家,相信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很小的基本粒子所構成的,有一天科學終能解釋現實中的一切現象。

信仰回教的遺傳學家

法赫德阿里(Fahad Ali)博士從小就是一名穆斯林,他從青少年時期開始質疑周遭所見到的宗教活動,以及女性回教徒遭受的不平等待遇。國中的生物課時,他首次遇到宗教與科學的衝突,因為穆斯林認為達爾文的「進化論」是根本上有缺陷的學說。同時間他意識到自己有同性戀傾向,這使他與身邊大多數穆斯林格格不入,因此法赫德選擇放棄了他的信仰。但在母親罹患癌症之後,無助感再度使他信仰真主阿拉。

現年 20 多歲的法赫德說:「人生中總是有不幸的事情會發生,因此我相信這背後一定有一幅更巨大的故事圖像。」他認為人們需要一位神,因為生命需要歸屬感和目的性以及一種超越現實的感覺;而科學與宗教之間會出現一些緊張關係,則是人們誤解了《可蘭經》和《聖經》。法赫德自己則抱持審慎的態度去閱讀《可蘭經》,以獲得正確的體悟,他相信不論是科學研究或宗教信仰,批判性的思考都是必須的。在他閱讀《可蘭經》時,他覺得自己的同情心、寬容心、慷慨和智慧都被啟發了。

法赫德目前在雪梨農業研究所從事作物基因改造的研究,雖然許多人對於基改作物存有疑慮,但是他堅信改良作物以增加其產量對於人類社會有很大的幫助,科學應該要為人類服務。

他認為數十年來伊斯蘭世界的理性和邏輯性是不夠的,他們似乎已經不用大腦思考,基本教義派好戰份子的恐怖攻擊和破壞行為會受到支持,是因為人們需要存在感。另外一些好戰的無神論者,則鼓吹應該徹底放棄伊斯蘭信仰,但這顯然是錯誤的,法哈德指出,如果沒有伊斯蘭科學家、思想家和哲學家的貢獻,當代科學的進展將倒退許多(註)。

信仰基督教的天體物理學家

珍妮佛‧威斯曼(Jeniffer Wiseman)博士從小在美國阿肯色州的農場長大,那裡的夜晚完全沒有光害,可以看見滿天繁星,而她從小就對神祕的星空著迷。長大後她真的成了一名天體物理學家,主要研究星球如何誕生,也曾與人共同發現一顆新彗星,並命名為威斯曼─史基福彗星(Wiseman-Skiff)。

除了科學的發現,珍妮佛從小對宇宙的好奇心從未消失。珍妮佛說:「在我們所處的銀河系,至少有 2,000 億顆恆星,而可觀測的宇宙可能存在 4,000 億個銀河系,每個都有數十億顆恆星。要說出這些數字並不難,但要理解如此龐大的宇宙如何運作,則是另一回事。」

雖然科學是理解物質宇宙的絕佳工具,但她認為宗教信仰提供她生命中更大的哲學問題的答案,例如人類對宇宙的重要性是什麼?因為在基督信仰中,宇宙是上帝創造的,而人類是上帝愛的禮物。珍妮佛認為,身為人類可以實際去探索宇宙,進而了解宇宙的歷史以及人類與宇宙間的聯繫關係,是她享有的一份禮物。與此同時,珍妮佛認為她的科學研究更加深了她對上帝的信仰:「上帝對一切負責。因此,經由研究更多的自然現象,你對上帝的認識也更豐富。」

珍妮佛的觀察是,大多數人都意識到科學無法完全解決生命更深層的問題,人們並不明白為什麼科學與宗教間會有衝突,雖然有人批判《聖經》某些陳述,會導致基督教與科學互不相容,但她認為《聖經》有其歷史背景,閱讀《聖經》時應該著重在背後傳達的真理而非表象。

結語

幾百年前曾經有許多科學家(如哥白尼、伽利略),因為提出的宇宙觀不為基督教會容忍而遭迫害,然而當時科學與宗教的對立其實是人為的,並非基督教的本意。到了 21 世紀的今日,這種科學與宗教間激烈的衝突早已平息。宗教人士的態度已經改變,並開始以象徵的角度來看待《聖經》的內容,而非完全照字面解釋去了解聖經故事。羅馬天主教於 1992 年承認了伽利略發現的「地球繞太陽旋轉」,且不反對 150 億年前「大霹靂」產生了宇宙,以及人類演化自人猿等說法。愛因斯坦對於宗教及科學的看法是:「宗教缺少了科學是盲目的,科學缺少了宗教則會跛腳。」(Religion without science is blind. Science without religion is lame.)雖然科技進步為人們帶來了便利生活,並促進財富累積,然而面對內心深處的缺憾時,尋求宗教的心靈領航,將使人們的生命更完整圓滿。

註:希臘古典著作在中世紀已經散佚,歐洲人在 12 世紀以前幾乎無人了解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。端賴 9 世紀時阿拉伯世界大量翻譯及保存了這些哲學、科學著作。直至 13 世紀,希臘哲學、科學著作的阿拉伯文本又再被譯成歐洲各種文字。

Are religion and science always at odds? Here are three scientists that don’t think so
Resource: https://www.abc.net.au/news/science/2018-05-24/three-scientists-talk-about-how-their-faith-fits-with-their-work/9543772

原文:https://technews.tw/2019/03/17/are-religion-and-science-always-at-odds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禮請台中南普陀寺住持 宗興大律師,出任聯合會創會會長!

一起來支持《宗教基本法》的推動工作(入會及贊助資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