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觀點引用】對宗教錯誤的認識,將會繼續製造更多的衝突

本文摘自《為神而辯:一部科學改寫宗教走向的歷史》推薦序
作者/崔國瑜(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副教授)

在啟蒙時代以後,科學與理性成為至上準則,一切無法被理性驗證的事物——包括神與宗教——都從人類意識當中被驅逐出去。事實上,「無神論」對宗教的攻擊有許多偏頗之處,近年來在歐美盛行的「新無神論」——主要針對激發出恐怖主義活動的「基本教義派」而起,亦復如是。「新無神論」認為,「基本教義派」構成了宗教信仰的本質與核心,宗教與「基本教義派」無法脫勾,成了今日世界所有問題的來源。並且據於科學的自然主義,「新無神論」自認已擁有全部的真理,不容宗教有置喙的餘地。此外,「新無神論」更進一步對宗教採取了不寬容的態度。就此而言,「新無神論」與其所反對的「基本教義派」並無二致,甚至可說「新無神論」也是一種世俗化的「基本教義派」。「新無神論」對宗教的蔑視與不寬容則更加激化了「基本教義派」,使之走向極端,令穆斯林極端份子用以聲稱西方世界有意再度發動新的十字軍運動,因而深化了對西方世界的仇恨。這當然並非尋求世界和平之道,更顯示出對宗教錯誤的認識將會繼續製造更多的衝突。⋯⋯

作者更提醒我們,把宗教等同於盲目地接受信條,也是現代世界對宗教的一種普遍的偏見。事實上,跟科學、哲學一樣,宗教也尋求真理,鼓勵健康的質疑精神與開放的對話態度,並不斷自我檢驗與修正,從而使經典與傳統的啟示性不斷延展,歷久彌新。此外,宗教並不僅只是在認知上接受信念而已,宗教涉及了人的全部存在,是一種全心全意、時時刻刻投入的生活方式與精神操練,且有賴信任、忠實、承諾、奉獻的態度。亦即「信仰」(faith,希臘文pistis)的真正意涵,是去經營與實行。因此,宗教不只是「所信」,更關及「所做」(doing),牽涉了實踐、倫理、儀式等等面向。換言之,宗教不能僅靠思維而獲取,宗教必得透過實踐而來,唯有在具體的行動中——無論是宗教參與、道德抉擇、倫理作為——才能獲得宗教之知。

⋯⋯作者更指出,在宗教實踐上最重要的即是「同情」(compassion,來自拉丁文compassio,意即「感同身受」),因著同感而心生慈悲,不再以自我的私欲為優先,反倒「虛己」(希臘文kenosis,意即「虛空自己」),如此方能領受超越性,與之融合,並將神聖帶入世界當中,服務眾生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禮請台中南普陀寺住持 宗興大律師,出任聯合會創會會長!

一起來支持《宗教基本法》的推動工作(入會及贊助資訊)